纖維混凝土,今天纖維混凝土小編為您了解到纖維混凝土的作用。
【纖維混凝土】
纖維和水泥基料(水泥石、砂漿或混凝土)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。水泥石、砂漿與混凝土的主要缺點是:抗拉強度低、極限延伸率小、性脆,加入抗拉強度高、極限延伸率大、抗堿性好的纖維,可以克服這些缺點。
所用纖維按其材料性質可分為:
1) 金屬纖維。如鋼纖維(鋼纖維混凝土)、不銹鋼纖維(適用于耐熱混凝土)。
2) 無機纖維。主要有天然礦物纖維(溫石棉、青石棉、鐵石棉等)和人造礦物纖維(抗堿玻璃纖維及抗堿礦棉等碳纖維)。
3) 有機纖維。主要有合成纖維(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乙烯醇、尼龍、芳族聚酰亞胺等)和植物纖維(西沙爾麻、龍舌蘭等),合成纖維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℃的熱環境中。
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,雖有許多優點,但畢竟代替不了鋼筋混凝土。人們開始在配有鋼筋的混凝土中摻加纖維,使其成為鋼筋-纖維復合混凝土,這又為纖維混凝土的應用開發了一條新途徑。
【品種】
以水泥漿、砂漿或混凝土作基材,以纖維作增強材料所組成的水泥基復合材料,稱為纖維混凝土。纖維可控制基體混凝土裂紋的進一步發展,從而提高抗裂性。由于纖維的抗拉強度大、延伸率大,使混凝土的抗拉、抗彎、抗沖擊強度及延伸率和韌性得以提高。纖維混凝土的主要品種有石棉水泥、鋼纖維混凝土、玻璃纖維混凝土、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及碳纖維混凝土、植物纖維混凝土和高彈模合成纖維混凝土等。
【纖維混凝土的作用】
制造纖維混凝土主要使用具有一定長徑比(即纖維的長度與直徑的比值)的短纖維。但有時也使用長纖維(如玻璃纖維無捻粗紗、聚丙烯纖化薄膜)或纖維制品(如玻璃纖維網格布、玻璃纖維氈)。其抗拉極限強度可提高30~50%。
纖維在纖維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,在于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縫的擴展。在受荷(拉、彎)初期,當配料合適并摻有適宜的高效減水劑時,水泥基料與纖維共同承受外力,而前者是外力的主要承受者;當基料發生開裂后,橫跨裂縫的纖維成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。
若纖維的體積摻量大于某一臨界值,整個復合材料可繼續承受較高的荷載并產生較大的變形,直到纖維被拉斷或纖維從基料中被撥出,以致復合材料破壞。與普通混凝土相比,纖維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抗拉與抗彎極限強度,尤以韌性提高的幅度為大。
通過纖維混凝土小編的了解,纖維混凝土的作用你一定了解了吧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